厭氧池:利用厭氧菌的作用,使有機物發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續的好氧處理。
高分子有機物的厭氧降解過程可以被分為四個階段:水解階段、發酵(或酸化)階段、產乙酸階段和產甲烷階段。
水解可定義為復雜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轉化為簡單的溶解性單體或二聚體的過程。
高分子有機物因相對分子量巨大,不能透過細胞膜,因此不可能為細菌直接利用。它們在第一階段被細菌胞外酶分解為小分子。例如,纖維素被纖維素酶水解為纖維二糖與葡萄糖,淀粉被淀粉酶分解為麥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質被蛋白質酶水解為短肽與氨基酸等。這些小分子的水解產物能夠溶解于水并透過細胞膜為細菌所利用。水解過程通常較緩慢,因此被認為是含高分子有機物或懸浮物廢液厭氧降解的限速階段。多種因素如溫度、有機物的組成、水解產物的濃度等可能影響水解的速度與水解的程度。
發酵可定義為有機物化合物既作為電子受體也是電子供體的生物降解過程,在此過程中溶解性有機物被轉化為以揮發性脂肪酸為主的末端產物,因此這一過程也稱為酸化。
在這一階段,上述小分子的化合物發酵細菌(即酸化菌)的細胞內轉化為更為簡單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細胞外。發酵細菌絕大多數是嚴格厭氧菌,但通常有約1%的兼性厭氧菌存在于厭氧環境中,這些兼性厭氧菌能夠起到保護像甲烷菌這樣的嚴格厭氧菌免受氧的損害與抑制。這一階段的主要產物有揮發性脂肪酸、醇類、乳酸、二氧化碳、氫氣、氨、硫化氫等,產物的組成取決于厭氧降解的條件、底物種類和參與酸化的微生物種群。與此同時,酸化菌也利用部分物質合成新的細胞物質,因此,未酸化廢水厭氧處理時產生更多的剩余污泥。
在厭氧降解過程中,酸化細菌對酸的耐受力必須加以考慮。酸化過程pH下降到4時能可以進行。但是產甲烷過程pH值的范圍在6.5~7.5之間,因此pH值的下降將會減少甲烷的生成和氫的消耗,并進一步引起酸化末端產物組成的改變。
在產氫產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階段的產物被進一步轉化為乙酸、氫氣、碳酸以及新的細胞物質。
這一階段,乙酸、氫氣、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細胞物質。
甲烷細菌將乙酸、乙酸鹽、二氧化碳和氫氣等轉化為甲烷的過程有兩種生理上不同的產甲烷菌完成,一組把氫和二氧化碳轉化成甲烷,另一組從乙酸或乙酸鹽脫羧產生甲烷,前者約占總量的1/3,后者約占2/3。
上述四個階段的反應速度依廢水的性質而異,通過上述四個階段的的反應將廢水中高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降低后續生物處理的生物負荷并提高其生化性。
厭氧池操作規程
1、在廢水從調節池進入厭氧池之前,必須監測PH值,在7-9范圍中才能正常進水進入厭氧池,每4小時對其進行一次PH監測。
在厭氧池運行中,如果PH小于7.0,關閉厭氧池進水閥門,打開調節池至污泥消化池進水閥門,對厭氧進水進行回流,再加堿中和;如果PH大于9,可以緩慢添加鹽酸進行調節。
2、進水COD必須控制在10000mg/L以下。
3、正常進水后10分鐘,觀察厭氧池出水情況
觀察出水是否帶泥,若出水帶泥不嚴重,則正常運行; 若出水帶泥嚴重,則關小進水閥門開啟度直到出水不大量帶泥;若調節進水閥門不能阻止出水帶泥,則應打開該厭氧池底部排泥閥,適當排2~3分鐘,再正常進水。出水10分鐘后用pH試紙檢測厭氧出水pH值,檢查厭氧出水是否正常(正常值在pH:6.8~8),出水pH如果異常,適當減少厭氧池進水,若4小時后pH還沒有恢復的趨勢則通知班長或者主管征求停止厭氧進水進水。停止進水后每4個小時打開閥門取水樣一次。待恢復正常pH值正常進水。
4、每天檢測厭氧池COD值一次,早班人員每天測定COD值 結束后要與前5天COD進行對比分析,出現異常及時通知主管,由其指導操作。
5、污泥排放
每次排泥必須先觀察調節池水位,水位在1.5m以上才可關機排泥,若1.5m以下則延后排泥。每周對厭氧池進行探泥,確定水位。對附著的污泥,可用二沉池水接管沖洗直至沖洗干凈;
排泥后在運行記錄中記錄,并告知接班人員,避免重復排泥。
6、操作人員在交接班時對厭氧池每個進水管逐一進行檢查,觀察進水管有無堵塞,加強對堵塞的清理疏通。
7、 對厭氧池尾氣接管的風機加強巡查,保證通氣順暢。
8、對厭氧池內溫度做好檢查,保持30度左右溫度,秋冬季節做好保溫和加溫工作。
9、每天送樣檢測,如有異常結果,立即匯報主管處理。